茅塔河水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拓展“两山”理论实践转化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茅箭区主动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组、工作联动、机制联席“四联”工作举措,推动工作机制从“按惯例”向“创先例”转变,工作体系从“单线条”向“多维度”转变,全力推动冰雪经济旅游带、红色文化经济旅游带、森林康养经济旅游带、田园研学经济旅游带“四大经济旅游带”建设,抓好“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党建工作。
组织联建打破区划限制
打通区域壁垒。坚持“地域相联、水域相通”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集聚优势,辐射带动各村共同发展,在村级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等“四不变”和“三独立”的前提下,划定片区党组织联建共建范围,确立职责体系和工作模式,组建成立百二河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马家河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茅塔河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田湖堰河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的“四大经济旅游带”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由4名区级领导担任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书记,7个乡镇(街道)党政负责同志、与片区发展定位密切相关的区级部门负责同志、流域沿线辖区内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流域内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委员,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步治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展开剩余88%茅箭区南部山区俯瞰图
构建层级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紧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个关键,坚持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推动形成“区委统一领导、部门相互配合、乡镇具体负责、村级直接实施”的工作格局和“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党员—群众”纵向贯通的五级责任链条。设立党员护水示范岗,按照1名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的结对机制,组织发动流域沿线2000余名群众合力构建护水防线,实现保水护水从“一河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党员先锋岗
推进分区治理。制定茅箭区跨村守水护水联动办法和激励保障办法,推动流域片区重大规划、重点项目、重要产业、重大活动等议事决策共商,联合商议片区内功能布局、项目建设、民生服务、要素保障等公共事务,健全完善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机制。统筹区级领导及片区结对联系帮扶力量,协调推动片区内跨村重点任务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政策落地,实现联村跨村协调、一体推进、共同落实。大川镇大川村党支部与二堰街道百二河村党支部联合组建“百二河护水应急先锋队”,建立“水岸共治”示范点。茅塔乡大坪村与东城经济开发区胡家村通过分区联动,落实“五包两倡”机制,推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村庄环境整治等活动。小川村、营子村与马家河村以“生态绿”促进产业兴,东沟村、廖家村有机串联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景点打造“红色记忆、生态之路”精品文旅线路。
茅塔乡大坪村和东城经济开发区胡家村开展联建活动
党员联组凝聚守护合力
推进力量下沉。全力深化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地合作对接,充分利用高校创新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形势要求,茅箭区先后与湖北医药学院共建鄂西北环境与健康产业研究院、与汉江师范学院挂牌实习实践基地、与湖北工业职院共建智慧环保学院等,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合作空间和领域,深化河湖共管机制,共担守水护水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东风公司离退休党员带头作用,组织党员根据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加入守水护水、生态环保、污染防治等志愿组织。区“四大家”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参与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纷纷响应,积极投身守水护水事业,引导全区1.1万余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认同、行动上配合。
茅箭区妇联联合团区委在马家河开展河道环境清洁行动
建强应急力量。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创新构建“专业+志愿”护水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组建以青年、红领巾、巾帼、夕阳红、退役军人等为主体的行业特色护水先锋队。以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基层民兵、农村党员为主体,组建了茅塔河、马家河、百二河、田湖堰河4支党员应急先锋队。以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中心户长、退伍军人、护林员等为主体,组建党员应急先锋队19支,承担守水护水、防汛抗旱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四位一体”培训体系,每月开展1次专题培训,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演练,截止目前,开展水域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专题培训6期,防汛抢险、污染处置实战演练5场,开展联合巡河90余次,解决河道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20余个。
百二河流域护水应急先锋队开展巡河活动
激活共治合力。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列入年度学习计划,各级党组织将“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相关工作纳入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辅导等方式,结合党员春季轮训、村(居)书记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提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凝聚“大保护”共识,树牢“守井人”理念。将库岸线、河流、支沟分段划片,实行“定人、定段、定责”,设立党员护水先锋岗、责任区180个。推行“1+N”党员联户制度,引导党员中心户联系若干名群众,带头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定期开展宣传引导、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水上清漂,将守水护水工作纳入村级党组织年度推优、十星级党员承诺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忠诚当好“守井人”,整合环保、农业农村、林业等多方力量,常态化集中开展以白色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守水护水行动。
赛武当保护区管理局营子村志愿者在“世界水日”开展清洁家园美丽河流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联动推动产业振兴
聚焦系统治理抓生态保护。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无垃圾、无污水、无化肥、无公害、无塑料、无烧柴禾“六无乡镇”创建为抓手,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组织农户全面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示范区各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养老中心、托幼服务、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六件事”,组织发动群众共建和美家园。全域开展守水护水“进机关、进村居、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形成人人争当守井人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开展主题宣讲活动300余场次。推动共管共享,鼓励群众举报环境保护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巡河或举报)—叫应—快速处置(小修小补或工程设计)—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
开展“童心护水源 共当守井人”主题巡讲活动
聚焦干部队伍提升能力素质。因需选派熟悉环保、水利工作的干部到示范区的乡镇挂职锻炼,加大乡镇领导班子专业干部调配力度,提升守水护水能力。将守水护水、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等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由组织部门、涉水涉环保单位、流域片区党组织或乡镇党委,通过党校主体班培训、部门专题培训、村干部理论培训、党员集中轮训等方式,分层分类抓好示范区内领导干部、村干部、普通党员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扎实开展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养成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把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双建双培”活动,动态储备“12345”后备队伍500余名,落实“导师帮带制”,为“守井人”储备力量,输送新鲜血液。
社区党组织书记到乡村现场学习守水护水、乡村治理等工作
聚焦乡村振兴抓生态产业。聚焦全域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按照“四大经济旅游带”发展布局,坚持生态引路,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不断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壮大产业,将蜂蜜、茶叶、水果、中药材产业与旅游充分融合,大力推动辖区内农村产业绿色化。围绕四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联动”的“1+X+N”组织架构设置,“1”即产业链 党组织联建共建,“X”即产业链成员,“N”即相关的农业合作社、产业促进会、行业理事会等组织,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运行体系,通过党建带动产业链和行业上下游共同发展。
茅塔乡大坪村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
机制联席汇聚发展动力
推进资源整合。由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统筹,发挥以党建统筹多元共治、要素集聚、资源分配等优势,通过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把涉及多个村的政策、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和“打包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上级政策、产业项目、先进技术和理念等发挥出更大效益。按照“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统一管理片区资源,构建“产业互联、集体承载、融合发展、共抗风险”的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村级组织+市场主体+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健全片区内“种养、收购、仓储、加工、销售”产业链,指导集中连片区域建立产业链党组织,统筹生产、加工、销售、分配等各环节,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推动资源共用、产业共管、技术共享、产品共销。深挖线上、线下市场,补齐“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条,强链延链,持续擦亮“花样茅箭 如是生活”品牌。
茅塔乡康家村共享菜园
推进要素倾斜。深化开展“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活动,区委组织部全覆盖走访示范区乡镇和村,8个守水护水重点村实现全覆盖走访,传递关心关爱。深化京堰结对共建,由流域片区党组织统筹,组织京堰结对共建党组织、机关单位与联系点党组织、流域片区各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守水护水、环境整治等活动,推动共学环保政策、共上专题党课、共商环境治理、共享资源信息。围绕群众现实需求,打破乡镇、村社地域界线,广泛听民意、集民智,全面开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达标补短,创新便民服务“码上办”,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集党群服务、长者服务、托幼托教、便民办事、医疗健康、文体休闲、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15分钟共享服务圈”建设,为片区内群众提供高效服务,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从“分散运行”到“跨村联动”的转变。
茅箭区大川镇赴大兴区安定镇开展京堰结对活动
推进治理联动。强化发改、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流域片区联合党组织定期通过片区联席会议、专题会商等形式,通报有关情况、安排联合协作任务、交流分享经验。乡镇根据需要召集示范区重点村召开专题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建立流域片区大联防大调解机制,完善“季度一联席、半年一盘点、年度一总结”机制,组建联村调解队、巡逻队,联动采集、调解、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
泗河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茅箭段)
发布于:北京市正规配资门户网站,股票配资网平台,配资门户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